“辽东建奴猖獗,陕西、山西反贼乘乱造反,朝廷正是需要钱的时候,适当加派,也是情有可原,陛下是仁德圣明的英主,深受百姓的戴爱,万民的拥护,他们都能理解朝廷的用心良苦。”
张德才虽然没有直接说我加派了,但这每一个字都开始为自己辩护了。
崇祯微笑地盯着张德才:“所以,你就让下面的人去加派?”
“这……臣确实跟他们提了一嘴!”他连忙道,“臣都是为了朝廷,为了陛下,为了……”
“为了朕!”崇祯突然站起来,语气变得锋利起来,“你好大的胆子!”
张德才连忙又把脑袋埋起来:“陛下恕罪!臣都是一片忠心!”
“所以他们就八倍的加派!把老百姓家里最后一粒米全部抢走!”
“这……臣只说了三倍的加派,臣只是了三倍的加派!”
崇祯深吸了一口气,扫视一转周围,摆了摆手道:“你们都先出去,把周围清理一遍,朕单独跟张知县谈谈。”
“是!”
众人都推出去,连田秀英也跟着一起出去。
这里就只剩下张德才和崇祯了。
“张爱卿,朕有一件事想不明白,要问你一下。”
张德才全身都在发抖,说话都在发抖:“陛下请明示。”
“朕明明已经颁布了圣旨,为何你还要加派,你是当朕的圣旨为耳旁风?”
“陛下,臣……”
张德才一时间,竟然无话可说。
这就是“组织的肌肉记忆”,大明朝的行政是非常**的,朝廷的政令可以到地方,但绝对不可能真正执行下去。
这是一个全国普遍性的问题,是大明朝的国情,每一个官员都在这种国情之下,久而久之,当然就形成了习惯。
你说张德才他知不知道要听皇帝的圣旨?
他当然知道!
明朝末年就算再烂,一个官员也不敢说自己不听圣旨了。
但知道归知道,做归做,这是两码事。
在张德才的脑海中,加派是理所当然,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,就像人饿了要吃饭一样正常。
“臣有罪,请陛下念在臣是为朝廷的份上,饶了臣这一次。”
“你赈灾确实做的好,朕本来打算拿你出来做典型表彰,等明年甚至升你的职,但现在不行了!”
“陛下……”
“朝廷有朝廷的规矩,朕的旨意是用来执行的,不是用来反抗的。”
“陛下……”
“朕最后问你两个问题,其他县有加派么?”
“有!”
“你因为而违抗朕的圣旨,把心里话说出来?”
张德才顿了顿,依然埋着头:“这,臣觉得加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。”
“所以朕的圣旨不对?”
“陛下是圣主,英明仁德,要错也是臣子的错。”
“好了,朕的问题都问完了。”崇祯冲着外面喊道,“来人!”
锦衣卫立刻冲进来。
崇祯淡淡道:“拖出去砍了吧。”
张德才猛然一惊,连忙磕头求饶:“陛下恕罪!陛下恕罪啊!”
“你的人头不能留了,朕已经颁布的圣旨,是不允许任何人违抗的。”
“陛下!都在加派!其他县在加派,其他省也在加派!陛下,这是人心所向!陛下……”
张德才被拖出去后,崇祯重新坐下来。
人心所向?
这只是官员们的心之所向。@B